近日幣圈FTX交易所被爆資不抵債、背信、缺乏監管、擔保不足等等問題,後續如BlockFi也宣佈破產,其實這樣的事件,古今中外皆曾發生過,並非區塊鏈技術或去中心化概念有問題,而是任何組織(或公司)都有可能犯得錯,只要治理機制不足,經手的人有心或無意之過,也可能犯下無法挽回的大錯,不論上市公司、新創公司或DAO,都有一樣的風險!
今年以來很熱門的詞:ESG,大家卻很少注意到ESG中的G(Governance),才是能否永續經營的關鍵!
在公司治理中,最重要的決策單位是董事會,是由股東們選出特定董事,協助大家管理並監督經營的角色。然而,投資新創公司或區塊鏈類型的公司,通常董事會尚未完整、或還在建立當中。所以對投資人來說,即便看中該公司的技術、產品或執行能力,但同時也需考慮其組織的董事會制理的成員組成、決策流程、反饋或修正的機制為何,否則再好的產品爆發力及市場占有率,都很有可能是曇花一現,無法長治久安。尤其在初級市場的投資,大部分還未被券商輔導、內稽內控也尚未完備、證交所或櫃買中心亦無法核實的狀況下,投資人更要仔細評估投資公司是如何進行董事會運作的。
決策單位(董事會)的組成
以新創公司而言,通常由創辦人、或天使投資人(或創辦人熟識的親朋好友)擔任董監事,但大部分卻未學習或了解如何擔任一位稱職的董監事,甚至其需要負擔那些「注意義務(Duty of Care)」或「忠實義務(Duty of Loyalty)」等,可能都不是太清楚。上市櫃公司董監事每年需進修一定時數的董監事相關認證課程,但未上市公司、新創或甚區塊鏈公司,因未被強制規定,所以將使公司曝露在高度治理風險之下,使公司或董事本身可能在未了解相關公司法之事項,而誤觸相關法令。
因此,了解該公司董事會成員如何組成非常重要,投資前最好能與現任董事們交流,不只是其個別占公司多少股份,而是能否以公司利益為最大考慮、協助執行長及團隊作出良好的決策。所以組成上如果有對產業很熟悉的領路人、能體會創業過程的創業家天使、或具有名望的產業界人士,都是不錯的董事會組成人選,可提供給創業團隊更宏觀、創造且批判性的思維。
不過如何成為一名稱職的董監事,其所背負的責任並不亞於公司負責人,任何擔任公司經營的董監事應定期進修相關知識(延伸閱讀:安得數治公開課程、到府課程)
決策流程(董事會治理)
有時董事會成員是投資人無法改變,或說木已成舟,這時董事會治理就很重要,如何透過公司法、公司章程、董事議事規則,讓董事會在運作時,能夠確保以股東利益最大化去作決策。
董事會通常是每季由董事長召開,邀請執行團隊提請報告經營狀況及議案討論,以便讓董事們了解公司經營現況,並且依議案作反饋與決策。不過許多新創公司會是董事長兼執行長、又同時是最大股東,所以在決議過程上常流於形式,可能僅有口頭說明或開會簽名文件,沒有實質的議程文件、資料或表決結果,如公司未來有相關問題或訟訴,卻沒有文件記錄董監事是否有依應盡義務行使權力,可能需付出相關的責任及代價,在公司逐漸擴大規模的同時,在召開董事會的流程、出席、議程討論、發言內容、事後追蹤、投票結果都要盡可能的完整記錄,以備查驗。
實務上公司法也有明訂董事會召開流程,如依第204條第1項規定,召開董事會須在3日前通知各董事及監察人,否則該次董事會決議可被視為無效,此類的程序瑕疵,不論公司大小也都需注意。
決策結果的同意或否決(股東會)
有權力就有相對應的責任和義務,董事們是需要對股東們負責的,股東大會是可以否決對董事會的不信任案,或甚更換董事等。而董事有時也需在某些議題上利益迴避,不參與討論或投票,以善盡董事忠實之義務,降低未來面對爭議或訴訟之風險。
對於公司決議事項,原則上需1/2以上的董事出席、並達1/2以上出席董事的同意,但有些早期投資的投資條款,可能有不同的門檻設置,甚至有一票否決權等,投資前需詳細閱讀投資條款及決議通過門檻,以免占了大股、卻不一定能決定公司發展方向。
如果發生經營不善、或董事長硬是不開董事會,致使公司無法決策或檢討,據修訂後之公司法,可由過半數董事以書面提請董事長召開董事會,如15天內還未召開,則過半數的董事可直接自行召開董事會,以利公司進行重大事項決策。
擔任董監事職務而承擔的責任與風險,還需自行多學習了解。台灣數位治理協會專門推廣董事會治理、董監事課程、公司治理主管課程、碳管理師、智財管理師等公司治理相關知識與學習交流之平台,讓大家從認知風險開始,一步步建立公司的治理機制,協助組織長治久安、永續經營!
本年度最後一期公司治理的相關課程,由政大法學院朱德芳教授主講「財務報告責任與風險管理」線上課程,為大家分享董事對財報責任的風險管控機制及與案例分析,很適合有在經商、或任職高管的朋友來學習!
如果你是創業家,請找財務主管來學習~
如果你是老闆,請找公司董監事來學習~
如果你是投資人,請找被投公司創業家來學習~
如果你是某公司董監事,也請花點時間來學習~
如果你是三年內要IPO的公司,請高階主管都要來學習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