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選擇到菲律賓拓展業務,除了看到東南亞整體經濟成長快速外,菲律賓更在是數位金融這塊跑得快速許多,和新加坡相比,除了一樣在金融法規政策上推陳出新,另外多了製造業的產業鏈進出口貿易及上億的人口紅利(且近70%是unbank),更有動機透過Fintech去解決Financial inclusion問題。而牌照如crypto交易所、ICO、STO、payment gateway及第三方支付等都已能合法落地運營,在線的eWallet就有數十種選擇(17 E-Wallets in The Philippines You Should Know),連計程車司機都可以是出入金管道,市場競爭可謂激烈,在BGC這樣的一級戰場設立營運據場,自然是最佳選擇。
因到菲律賓出差有機會來到馬尼拉另一個金融特區-BGC,跟上次到訪Makati CBD又是不一樣的風貌。由於菲律賓近年來大力發展經濟,除了菲律賓人英文好,加上杜特蒂傾中政策帶入不少中資,讓許多跨國企業的總部或客服中心都設立於此,甚至此區還有許多國際學校,讓被外派的高階主管較不擔心子女就學問題。

Payment的公司在此非常多,可能是因其為千島之國、人口分散,但銀行分行無法服務到各個二三線的城鎮,故從原本線下的當鋪或匯款行,發展成線上的資金移動解決方案,是合理的發展途徑,也因此未來digital asset的管理或投資,更就此打下基礎。另外東南亞各國現在都很興盛的微貸,透過建立個人或企業的credit scoring體系,將銀行不願意服務的客戶納為目標對象,雖然default rate偏高,但可觀的利息收入(月息5~10%),讓許多資金方還是願意嘗試切入。

此區除了許多大企業、大酒店、菲律賓證卷交易所PSE外,也有許多coworking space和airbnb(短租公寓),很適合金融新創科技公司入駐。且菲律賓的「商業流程外包服務產業」(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,簡稱BPO)也是世界知名,造就了一整個客服後勤產業鏈,讓企業能專業分工,著重本業核心能耐發展。由於公司目前的項目主要作FinTech領域,所以在這設立office(@Common Ground ACPT),方便和當地合作伙伴洽談,離台灣也就2小時飛行時間,很適合欲往東南亞發展企業在此設立據點。

雖是coworking space,但費用上也不算太便宜,畢竟是在金融特區正中央的位子,但省下的交通時間和較便利的人才召募,絕對還是划算。

菲律賓也有段血淚史,曾被西班牙及美國殖民四百多年,而Fort Bonifacio則是美國殖民當時的軍事基地。也因為在這樣的政治經濟及文化上的混血成長,讓它擁有地緣政治上的獨特性,經濟上傾中、政治軍事上親美,四百年來西方殖民時期的城市建造及人才的養成,英語化的普及,讓它在邁入下一個世紀時,似乎多了份優勢,但是否能有效的發揮其特色,還有賴執政者的願景和執行力,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!
有興趣進軍菲律賓或東南亞的朋友,歡迎聊聊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