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r Money is not Charity;It’s an Investment!
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旋風訪美,除了受到美國總統拜登的熱烈歡迎外,更帶回18億美元的軍事援助,為烏克蘭抵抗俄羅斯多… Read More Your Money is not Charity;It’s an Investment!
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旋風訪美,除了受到美國總統拜登的熱烈歡迎外,更帶回18億美元的軍事援助,為烏克蘭抵抗俄羅斯多… Read More Your Money is not Charity;It’s an Investment!
區域化勢在必行,各地(或區域)自產自銷的狀況將發生,因為過去在全球找最低生產成本的全球化路徑將成過去式,在地緣政治衝突、疫情和烏俄戰爭後,各國意識到,核心產品或戰略物資是不能挾手於他人的,例如能源、疫苗或晶片,否則將時時面臨供斷的風險。
但又不可能什麼都自己來,所以區域的聯盟會產生,或(政治)價值觀一致的成為戰略夥伴,例如Chip4、CPTPP等,要最小化核心物資掌握在他人之手。因此,企業將被要求落地市場端,可能用設新工廠、合資或投資的形式,就是要看到在該地生產才安心。這時成本或效率不是優先考量了,而是安全的備份備援,就如同正落地美國亞利桑納州的台積電一樣。
而台積電的上下游供應商呢?肯定也要一同前往,才能形成真正的產業聚落,不去的,可能就要被面臨換掉的風險。在不遠的未來,對於台灣的許多上市櫃公司、中小企業或新創公司,最重要的議題,就是如何加速國際佈局,如何台灣+1,如何台灣+10!。… Read More 從ESG觀點看台積電落地美國
行政院環保署《氣候變遷因應法》擬定的碳定價工具,預計使用碳費向企業徵收,2024年將先針對排碳大戶開始,逐年拓展徵收範圍,如企業自身還沒作好碳排查、減碳規劃或執行,那企業的稅後淨利可又要再往下掉了。
環保署氣候變遷辦公室主任蔡玲儀表示,台灣目前的排放量而言,其中1.2億噸來自電力業的排放(由經濟部《電業法》管制),另1.45億噸的排放由環保署管制,依目前普遍預估一噸的碳排放將徵收300元的碳費,初期將有500億元的規模。而目前歐盟使用的另一種總量管制的模式,排放交易機制(EU ETS),可能在市場較為成熟之後再行規劃導入,讓排碳大戶可向減碳有成者購買碳權,由市場進行定價和交易,但目前台灣企業認知和流程未完備,無法立即上路。… Read More 500億元碳費即將開徵,錢準備好了嗎?
台灣呢?我覺得穩形冠軍就很適合,因台灣沒那麼幸運,沒有大的人口紅利槓桿、沒有大的資金槓桿、也沒有強的原物料、或願意開放金融及法規的政府,就只能靠硬實力打世界杯,這可能是最辛苦的一條路,但就像十年前互聯網大起之時,全球都要作C端品牌,沒人要作B端商品或代工,因網絡效應使估值差異太大,但十年河東、十年河西,近日有人比較Intel、AMD、Nvidia和TSMC的市值和淨利,大家才發現,原來規模化、國際化不是只有一種方式,如同Hermann Simon新書「隱形冠軍2.0」指出,台灣每百萬居民的隱形冠軍數為4.45,人均隱形冠軍數為亞洲第一!… Read More 市場巨變下的新創破局思維
近日幣圈FTX交易所被爆資不抵債、背信、缺乏監管、擔保不足等等問題,後續如BlockFi也宣佈破產,其實這樣的… Read More 投後管理的起手式:董事會治理
Airbnb房源遍及全球220個國家,甚至在無人島上都有airbnb的房源可以出租,全球超過400萬名房東,提… Read More Airbnb股價近腰斬!疫情後能否重振江湖?
新創公司的投資人通常分為天使、財務型或戰略型的投資人,多數的CVC(Corporate Venture Cap… Read More 創觀點#003 被上市公司投資的正確姿勢
全球疫情大爆發之下,旅遊業面臨空前危機,台灣因去年防守得宜,尚有國旅商機。但五月出現社區傳染以來,兩個多月旅遊… Read More 創觀點#002 後疫情時代旅遊業該往哪裡去?
沒有搶到上太空的機票嗎?這裡還有一張!維珍銀河(Virgin Galactic)創辦人布蘭森(Richard … Read More 創觀點#001 太空淘金熱時代 商機在那裡?
全球受COVID-19疫情影響,截至目前為止(2021年7月10日)已感染了1.85億的人口,以及高達400萬… Read More 神之一手!基因剪刀神助攻mRNA疫苗